老河口市关于对义务教育实施联防联控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信息来源:老河口市教育局


为更好地完善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巩固我市脱贫成果,按照常态化控辍保学方案精神,进一步强化双线包保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能,推动联防联控的保学氛围。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坚持“依法控辍、行政控辍、扶贫控辍、安全控辍、情感控辍”为总体思路,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年度控辍目标。

二、工作目标

依法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同的联控联保责任制,确保我市脱贫家庭适龄儿童少年(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除外)无失学、辍学现象。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落实双线包保责任制。

1、压实政府责任。将所有脱贫家庭学生的监控帮扶任务分解到各镇干部、村干部帮扶联系人等领导同志身上,全面落实政府包保一条线。

2、压实教育责任。落实乡镇街道办中心学校、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包校、包班、包人责任制,切实担起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的牵头责任,落实义务教育保学、劝返基本制度,要将控辍保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教育包保责任制。

(二)明确各部门联控联保责任

强化联动部门履职责任,将厌学或有思想波动的学生跟踪帮扶到位,为“控辍保学”提供保障。

1、市委市政府。负责全市“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抓好“稳辍保学”工作的探索、硏究,引导新方法、新思路。协调支持学校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德育教育、尊重关爱学生等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能够安心专注于学习。

2、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积极主动争取上级及联防联控单位,抓好全市学校控辍保学工作。

3、市民政局。为切实解决贫困残疾家庭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关爱,认真组织实施“扶残助学″,提高残疾学生入学率。落实好上级的帮扶政策,加大对特困户、低保户扶持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困而辍学。

4、市公安局。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法定监护人发放《行政处罚通知书》,依法强制履行义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依法严肃处理扰乱学校秩序。

5、市司法局。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指导各行政村、辖区各所学校建立法制教育宣传队伍,为“控辍保学”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确保“控辍保学”工作顺利进行。

6、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深入店铺、餐厅、网吧等场所,对全镇学龄儿童少年务工、经商情况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对招用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少年儿童从事雇佣性劳动的企业和个体户,责令其护送童工回家,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对拒不改正的,要依法进行吊销营业执照,或交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共青团老河口市委。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开辟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学校密切联系沟通,对学生进行帮扶。

8、市乡村振兴局。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统计和更新,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的控辍保学工作和相关技能培训班工作。

9、市妇联。负责抓好家庭教育,督促、检查、指导家长学校工作,积极参与儿童事业的社会协调,协助教育等部门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0、镇委镇政府及各村社区。对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抓好依法控辍工作,对经督促仍未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及时义务教育限期复学通知书,对逾期未送子女复学的家长进行处罚,并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强制其送子女入学。

四、政策保障

(一)加强联动,积极控辍。各联动单位、部门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对照部门职责履职到位,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镇政府、相关部门、帮扶责任人要多渠道、多媒体、多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控辍保学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制度,落实责任。深入落实全员参与劝返工作,市政府、学校、村委、驻村工作队员及帮扶责任人要多方形成合力,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反应,确保控辍保学工作推进有序高效。同时,建立学生辍学动态监测机制,建立长效跟踪帮扶机制,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取得实效。

                       老河口市教育局

                      2021年9月10日